集团门户|企业文化网|四局站群

人民至上——献给党的十八大

 “无产阶级的运动是绝大多数人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独立的运动”,“共产党人始终代表整个运动的利益”。
    ——摘自《共产党宣言》
   这是一本粗糙、简朴的小册子 。
    这是一部红色经典,点燃过中国革命的火种,指引过中国革命的航船,吹响过一个新生政党的集结号。反动势力视之如洪水猛兽,到处疯狂搜查。为保存好这颗革命的火种,人民群众把它藏在竹筒里、瓦块中、墙脚下,冒着巨大危险,甚至付出生命的代价。但由于多种原因,人们一直没有发现它的下落。
    周总理说:“找不到它,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心病啊!”
    然而,就在周总理逝世前的1975年秋天,山东省东营市广饶县大王镇刘集村84岁的老党员刘世厚把它亲手交给了党组织。
    这就是中国共产党创立之初出版的《共产党宣言》中文首译本之一,由陈望道翻译,1920年8月出版。
    这本小册子是早期革命者从上海秘密带到刘集村的。靠着这部红色经典的指引,刘集村党支部于1925年秘密成立,成为中国最早的农村党支部之一。老党员刘世厚是它的第三位保存者,前两位都已牺牲,这本薄薄的小册子在他手里整整珍藏了43年。
    《共产党宣言》中文首译本得以挽救、保护的过程,本身就是一段人民群众培育党、爱护党的感人故事,见证了中国民众对一个政党的无畏选择、衷心拥护和殷殷希望。
    2012年11月8日,在盘点收成、筹谋未来的秋冬之际,在一个注定载入中国历史的日子,这个被中国人民所珍爱的政党,又一次唤拢它最优秀分子的代表,共商如何反哺人民、谋求群众利益的大计。
    胡锦涛同志在十八大报告中指出,“九十多年来,我们党紧紧依靠人民,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结合起来,独立自主走自己的路,历经千辛万苦,付出各种代价,取得革命建设改革伟大胜利,开创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前途命运”,“只有根植人民、造福人民,党才能始终立于不败之地。”
    当世界把探询、质疑、钦佩、艳羡的目光聚焦“中国道路”、“中国制度”、“中国经验”时,上述论断是最好的回答。
    在庄严的人民大会堂,在迅速发展中的当今中国,在世界乱象丛生、风云变幻的今天,无论是最高领导人还是基层党员,他们的心里都装着一个有分量的词——人民。
    中国共产党始终把“人民”写在自己的旗帜上,十八届中央委员会正接过这面旗帜继续前进。
    11月15日,新当选的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率新一届中央政治局常委同中外记者见面时说:“我们一定要始终与人民心心相印,与人民同甘共苦,与人民团结奋斗,夙夜在公,勤勉工作,努力向历史、向人民交一份合格的答卷。”
    坦荡的昭告,庄严的承诺,党视人民重若千钧。
    一、人民的分量
    必须增强宗旨意识,相信群众,依靠群众,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
    ——摘自胡锦涛同志2012年11月8日在党的十八大上的报告
    “要发挥人民主人翁精神,坚持依法治国这个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最广泛地动员和组织人民依法管理国家事务和社会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积极投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更好保障人民权益,更好保证人民当家作主。”胡锦涛同志在十八大报告中指出。
    在开幕式现场,我们读到这份报告的完整版,64页,2.8万多字,“人民”是强调最多的一个词,多达145处,而语意与“人民”关联的词,如群众、工人、农民、居民、知识分子、工人阶级、职工,以及涉及人民群众的词,如“民心”、“民主”、“民生”、“民智”等,则达到365处。
    365个关切,寓示人民在党心目中的分量。
    365个挂念,掂量出党对人民的拳拳之心。
    让我们把历史的频率回拨,倾听那难忘的声音——
    “我们这个队伍完全是为着解放人民的,是彻底地为人民的利益工作的”,“张思德同志是为人民利益而死的,他的死是比泰山还要重的。”1944年9月,一个伟大而嘹亮的湘音回荡在延安枣园的操场上空,也回响在每一个党员的心田。
    “我们党同广大群众的联系,对中国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是六十年的斗争历史形成的。党离不开人民,人民也离不开党,这不是任何力量所能够改变的。”1980年1月,一个深沉而坚定的川音昭告全党,警醒着它的每一个成员。
   “各级干部一定要牢记,联系群众,宣传群众,组织群众,团结群众为实现自己的利益而奋斗,这是我们党的根本力量和优势所在,也是我们各项工作的取胜之道。”1994年1月,一个铿锵有力的声音揭示出中国改革开放取得新成就的制胜法宝。
    一个从50多名成员发展到有着8200多万成员的大党,一个从几百个党派、“主义”中脱颖而出,如今已有90多年党龄的资深党,一个把积贫积弱、山河破碎的古老大国带向经济总量世界第二显赫地位的执政党,依靠的一个信念就是: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
    无论是作为为了救亡图存唤起工农千百万的新兴无产阶级政党,还是作为新的历史条件下凝聚民心致力中华民族崛起的马克思主义政党,中国共产党始终把人民群众放在政治生活中最重要的位置,这是最大的群众优势,也是最大的政治优势。
    回首90年,我们党苦难而辉煌的历史,既是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团结带领人民艰苦奋斗的历史,也是人民养育党、支持党、帮助党的历史。在井冈山革命斗争时期,为了不让红色苏维埃政权的一枚公章落入敌手,苏区人民甘愿付出生命的代价!沂蒙红嫂用自己的乳汁,救活的不只是一位战士,她浇灌的是一个党、哺育的是一个希望!为了掩护红军、八路军、新四军、游击队伤员,为了保护党的地下工作者,不知道多少群众以生命相许!
   车辚辚,马啸啸,泪水沾襟妻送夫,白发老娘送儿郎,只为了跟随咱共产党赶走日本侵略者!“最后一口粮,做的是军粮;最后一块布,做的是军装;最后一个儿啊,送到了部队上。”当年歌谣,一腹衷肠满腔热泪。“羊羔羔吃奶眼望着妈”,是人民把党养育大,岂能忘却哺育情!1948年11月淮海战役中,543万人民群众“倾家荡产、支援前线”,车轮滚滚,惊尘蔽天,陈毅元帅感慨万分地说:“淮海战役的胜利,是人民群众用小推车推出来的!”
    在那个时候,谁赢得人民,谁就得到天下;在那个时候,党和人民唇齿相依、血肉相连,同甘共苦、鱼水情深;在那个时候,人民心里有党,党离不开人民,党把人民看得最重最重!
    从毛泽东的“共产党是为民族、为人民谋利益的政党,它本身决无私利可图”,到邓小平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一切以人民利益作为每一个党员的最高准绳”;从江泽民的“实现、维护和发展人民群众的利益,始终是我们最大最重要的政治”,到胡锦涛的“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不同的时期相同的宗旨,不同的任务相同的目标,体现了一个政党的坚定与执着。
    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时期,“人民”在党的心中同样重如泰山。
    党的十六大以来,中央政治局组织了78次集体学习,其中63次直接涉及民生话题。一次次仔细倾听、认真讨论,一次次悉心谋划、全力实施,人们读到了最高领导人对民众的敬重、对民生的关切。
    捧读十八大报告,我们时时能感受到这种炽热的政治理念——
    “人民民主是我们党始终高扬的光辉旗帜”,“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坚持国家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必须更加自觉地把以人为本作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核心立场,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必须坚持人民主体地位。更好保障人民权益,更好保证人民当家作主;
    “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原则,建设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
    “任何时候都要把人民利益放在第一位,始终与人民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始终依靠人民推动历史前进。”
    ……
    参加十八大的2325名代表从农村、企业、学校、机关、科研院所、军营走来,行业分布广泛,基层代表明显增多,既有从海外归来报效祖国的“千人计划”领军人才,又有默默无闻扎根山乡的人民教师;既有革命和建设时期战功卓著的人民英雄,又有新时期立足广阔天地建功立业的大学生村官;既有科技尖兵、岗位能手,又有基层干部、道德模范……
    他们是人民的一分子,又是党的成员,从平凡的岗位,走上了政治舞台。他们感受到自己的分量,也感受到肩上的重量。     二、人民的公仆
    为人民服务是党的根本宗旨,以人为本、执政为民是检验党一切执政活动的最高标准。
    ——摘自胡锦涛同志2012年11月8日在党的十八大上的报告
    “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时刻把人民群众的冷暖安危挂在心间,是中国共产党人的一贯情怀。
    让我们跟随这一组组镜头,去追随胡锦涛同志这10年春节的步履——
    2003年,到北京市通信、供电和公安等部门,亲切看望并慰问坚守岗位的干部职工和公安干警;2004年,在河北省张北县油篓沟乡喜顺沟村看望农民群众,与村民吕占林一家人一起包饺子;2005年,在贵州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和当地少数民族群众一起打过年的糍粑;2006年,在延安看望老红军、老八路,与当地村民一起跳陕北秧歌;2007年,到甘肃定西市青岚山乡大坪村农家问年景、看水窖、察粮仓、拉家常、剪窗花;2008年,到广西桂林看望武警官兵,在南宁看望环卫工人、电网职工,与百色市右江区壮族群众一道织壮锦;2009年,瞻仰井冈山黄洋界旧址、看望老红军代表,与厦坪镇菖蒲古村村民吴建中全家一道磨豆腐、炒栗子;2010年,到福建省瞻仰古田会议会址,看望老红军和老地下党员代表,与老百姓一起包艾叶、搓糯米糖枣;2011年,到河北省保定市察看春运情况,观看武警官兵的节目,在易县石家统村老党员闫德书家吃年饭;2012年,到北京顺义区了解节日期间生鲜食品加工和物流服务情况,在怀柔田仙峪村看望老复员军人……
    问寒送暖,公仆情深,人们感受到党和国家最高领导人那一颗赤子之心、爱民之心。
    让我们把镜头掉转,推向10年前那难忘的一幕——
    2003年初,一场突如其来的非典型性肺炎从南往北在我国部分地区悄然蔓延,人们闻之则色变,避之犹不及,人人自危,到处隔离,不少城区空无一人、空无一车。2003年4月10日,非典重灾区的广东,人们看到了胡锦涛的身影!他从湛江到深圳,从东莞到广州,一路调研指导,心忧如焚。“广东部分地区发生非典型性肺炎疫情后,我们感到很揪心……”胡锦涛的一句“揪心”,让百姓无不动容。他一次次与人民的手握在一起,一次次向奋战在一线的医护工作者们深深地鞠躬。在这最艰难、最危急、最惶惑的时刻,来自最高层的深情关切与诚挚问候,让人们增添了团结互助、共克时艰的信心!
    让我们再看看这一组集纳的画面——
    2008年3月,全党深入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开始试点,半年后全面启动,胡锦涛、吴邦国、温家宝、贾庆林、李长春、习近平、李克强、贺国强、周永康分别深入陕西安塞、广西田东、四川江油、吉林乾安、广东增城、浙江嘉善、山东桓台、湖北赤壁、河北怀来等各自的联系点,指导工作、慰问群众。他们翻山越岭走村串户,他们深入街道社区田间地头,把党的关怀送到千家万户,把科学发展的种子埋在人民心底。正是在安塞,胡锦涛提出,要通过学习实践活动使“党员干部受教育、科学发展上水平、人民群众得实惠”。这三句话,成为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的遵循。
    这是人民群众难以忘怀的一组画面——
    2008年汶川特大地震一发生,四川等地灾区迅速引起全国关注、世界瞩目,也立即牵动党和国家领导人的心。胡锦涛连夜主持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会议,第一时间对抗震救灾各项工作作出紧急部署:“抓紧抢修受损的设施和设备,尽快恢复灾区的通路、通电、通信和供水……”地震发生两个小时后,温家宝登上专机赶赴四川,前往受灾最严重的地区现场指挥抗震救灾工作,马不停蹄地从一个灾区赶赴另一个灾区。在不长的时间里,几乎所有中央领导同志都亲临灾区一线看望、慰问人民群众,指导抗震救灾、恢复重建工作。
    地震发生后,中国最高当局决定,在汶川特大地震发生后第七天,即中国传统习俗中祭悼亲人亡灵的“头七”,举国哀悼遇难同胞。历史,将永远铭记那一刻——2008年5月19日14时28分,那一刻,全国的国旗为几万普通的生命而降,全国的汽笛向着同一个方向凄厉地呼唤;那一刻,共和国九位最高领导人为自己的人民悲痛地低下了头。
    中南海的灯光,彻夜通明,时时刻刻,分分秒秒,为遭受重创的人民而亮起,灯光下疾速切换的,是一幅幅中国西南部准确到乡、精确到村的卫星云图;中南海的热线电话,此起彼伏不曾停歇,询问、请求,指挥、报告,一头连着灾难中的同胞,一头牵扯着党中央的心。2008年5月26日深夜,刚刚从四川返回的胡锦涛又给正在四川前方的抗震救灾总指挥部副总指挥回良玉打电话,询问北川唐家山堰塞湖抢险进展情况,要求一定要坚持以人为本,把确保人民群众生命安全放在首位。
    2008年5月17日,四川汶川县漩口镇一片废墟上,还没有从失去亲人和损失房屋的巨大悲伤中缓过神来的群众,突然抬头看到一个熟悉而亲切的面容——胡锦涛看他们来了!胡锦涛踩着瓦砾和碎石,深一脚浅一脚地来到受灾现场,站在摇摇欲倾的危楼前,心情沉重,他关切地询问全镇有多少人伤亡,多少房屋倒塌,伤员是否都得到了救治,各个村的路通了没有?听说倒塌的房屋下面还有被埋群众,胡锦涛立即同有关负责同志一起研究救援工作。在此过程中,发生了一次比较明显的余震,胡锦涛关切地叮嘱部队官兵和公安特警们注意安全。
    凝重的表情,哽咽的问询,人民群众读到了什么叫鱼水情深、骨肉相连,什么叫患难与共、生死相依!
    两年之后的2010年4月14日,青海玉树发生强烈地震,人员财产损失严重。胡锦涛提前结束在巴西的访问,回到北京当天即赶赴灾区,一到海拔约4000米的玉树巴塘机场,马上赶往受灾最重的玉树县结古镇。胡锦涛步履沉重地查看一处处倒塌的房屋,详细了解灾害损失,弯腰走进一顶顶帐篷,握住受灾群众的手,关切地询问伤情、救灾物资领到没有、吃饭喝水有没有保障……一颗颗受伤的心灵得到抚慰,重新鼓起战胜灾害、重建家园、开始新生活的勇气。
    让我们再把镜头对准北非,地中海南岸的利比亚——
    2011年2月起,利比亚局势骤然紧张、硝烟四起,针对当局的武力打击箭在弦上。在利比亚滞留的3万多名中国同胞生命财产受到严重威胁。党中央、国务院领导同志要求有关部门“全力保障中国驻利人员生命财产安全”,并成立应急指挥部,做好从利比亚撤离中国公民的准备,随即调派民航包机、大客车以及在附近海域的中国轮船赶赴利比亚周边,分批组织包括港澳台同胞在内的中国公民全部安全撤离。中央政府一声号令,3万公民安全转移,只有强大的祖国才有此扛鼎之力,只有一个对自己人民高度负责任的政党政府才有如此气壮山河的举动!有外国媒体评论说,中国是撤离行动最早、速度最快、效率最高、规模最大的国家,显示了中国的实力,更显现了中国政府以人为本的理念,世界上能做到这一点的国家并不多见。
    2010年1月5日,一条问候短信出现在全国100万名基层党组织书记、大学生村官的手机上:“我代表党中央,向全国的基层党组织书记、大学生村官致以亲切的问候!”这是出席全国基层党建工作手机信息系统开通仪式的习近平发出的问候。浙江杭州小营街道茅廊巷社区书记顾云一字一句地反复念了好几遍这条短信,说:“在寒冷的冬天收到这条慰问短信,真的很温暖!”
    基层干部离群众最近,工作最辛苦,作用最重要,在中央领导同志心目中也最受敬重。
    2010年1月13日,安徽凤阳小岗村党委第一书记、安徽省财政厅下派干部沈浩的先进事迹报告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他连续6年驻村,甘守寂寞,克服困难,将一个“一夜跨过温饱线,二十年迈不进富裕门”的小岗村人均收入翻了两番,受到农民群众的喜爱,老百姓两次用红手印挽留他。当他不幸因公殉职,群众再一次用红手印请求将他永远留在村里。沈浩生前受到胡锦涛等中央领导同志亲切接见和鼓励。习近平在会见沈浩的妻子王晓勤、女儿沈王一及报告团成员时,深情地说:“我看到《沈浩日记》这本书的封面上有一句话很好,‘你把人民捧在心里,人民就把你举过头顶’,我们要学习沈浩同志先进事迹和崇高精神,要像沈浩同志那样注重党性锻炼和作风养成,把宗旨意识、党性原则、群众观念和优良作风转化为与人民群众保持血肉联系的实际行动。”深沉的话语,高度的评价,体现了中央领导同志对“人民”二字的珍重,对“把人民捧在心里”的人民公仆的尊重。
    张广秀是山东烟台福山区垆上村的一名普通大学生村官,她一心为民、尽心竭力,受到农民群众喜爱,不幸患上白血病后仍强忍病痛为村民奔忙。她的事迹和病情经《党建》杂志独家持续关注、宣传后,迅速引起社会广泛关注,数不清的爱心汇涌到张广秀身边。她的情况也牵动着习近平、刘云山、李源潮、华建敏等中央领导同志的心。2011年2月14日,习近平作出重要批示指出,大学生村官张广秀同志的事迹很朴实、很感人。她全身心为村民服务,身患重病不忘本职,用真诚赢得了大家的认可。要注意总结宣传张广秀同志这样的先进典型,进一步引导大学生村官扎根基层、奉献才干、锻炼成长。他还要求有关方面组织医疗专家对张广秀进行精心治疗。在中央领导同志的亲切关怀和各有关方面的大力帮助下,经过一年的救治,张广秀身体的各项指标全部恢复正常,2012年1月16日,春节前夕,她终于回家团圆了。习近平等中央领导同志的关怀,使全国20多万大学生村官受到鼓舞,他们以各种方式表达扎根农村、造福农民的心愿。
    人们对2008年初中国南方普遍遭受到的那场冰冻雨雪灾害记忆犹新:停电、断水、封路,艰难的时刻,黑色的记忆。1月31日,习近平来到贵州受灾最严重的铜仁地区考查。他驱车400多公里,历经6个多小时,辗转来到玉屏侗族自治县万山特区万山司冲脚社区、高楼坪乡大树林村,看望慰问受灾群众。每到一个受灾家庭,他都仔细询问和察看还有多少口粮、衣被够不够、左邻右舍有什么困难。一路心情沉重、步履匆匆,一路关切体察、叮咛嘱咐。在贵州,习近平指出,“冰雪无情人有情,要坚持以人为本,切实把群众利益放在第一位,妥善安排好受灾群众的生产生活”。
    2010年8月,上海市青浦区徐泾镇民主学校初三8班的农民工子女没有料想到,他们真的收到了习近平的回信。信中说:“看到你们健康快乐的学习生活和积极向上的精神状态,我同你们的父母一样,感到十分欣慰。”徐泾镇民主学校是一所农民工子弟学校,2007年5月31日,时任上海市委书记的习近平来到这里看望孩子们。2010年5月,孩子们给习近平写信说:“图书室里的书更多更丰富了,教室里的桌椅黑板也换成新的了,我们的学习环境更好了。”习近平亲切勉励孩子们:“少年有志,国家有望。希望你们勤奋学习、提高本领,热爱集体、团结互助,勇敢坚强、诚实守信,快乐生活、全面发展,努力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一颗赤诚心,满腔公仆情。人民共和国的领导者们把人民放在最高位置,“俯首甘为孺子牛”。中国共产党的领袖们夙兴夜寐奔波劳累,一切为了人民的福祉。
    中央领导同志率先垂范,是生动的宗旨意识教育、深刻的群众路线教育。各级党员干部纷纷转变作风,牢固树立群众观念,深入基层、服务群众,为老百姓做好事、办实事、解难事,察民情、听民声、帮民困、解民忧、惠民生、聚民心。
    在全党开展以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主要内容的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中,各级领导干部纷纷下基层、访群众,解决了许多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仅第三批活动中,全国各地共解决农民群众反映的问题130多万个,党员干部走访慰问困难农民群众865万多户,捐款24.6亿元,捐赠衣物3577万多件,让农民群众切身感受到了党和政府的温暖。在全党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中,各级党组织共解决民生问题140多万个。在全党开展创先争优活动中,各级党组织和党员与困难群众结成帮扶对子2097.8万个,为群众办实事4962.8万件,落实帮扶资金1283.6亿元。
    全国公安局长大接访活动、大走访爱民实践活动,使公安机关“从老百姓身边,走进老百姓心里”。“万名组织部长下基层”建立联系点12万多个。“领导干部下基层”、“进千村入万户”、“万名干部进社区”、“三学三送三促进”、“党政干部下基层、党员干部进万家”等主题活动不走过场,“菜单式点题”、“承诺式蹲点”、“全程式联挂”、“便民联系卡”等服务举措成效实在,一大批“驻村干部”、“第一书记”、“党员服务队”、“编外校长”出现在田间地头、社区街道、企业学校。
    2011年8月以来,全国新闻战线广泛开展“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一大批主流媒体记者编辑深入基层、贴近群众,一大批鲜活、生动的报道出现在报刊、广播、电视中,展示了中国社会的真实全貌,也提升了人间的情感温度。
    向一线靠近,拜群众为师,为基层服务,人民欢迎这样的公仆。
    三、人民的利益
    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摘自胡锦涛同志2012年11月8日在党的十八大上的报告
    亿万人瞩目的北京人民大会堂,“人民利益”再一次成为最集中的话题——
    “全党一定要牢记人民信任和重托,更加奋发有为、兢兢业业地工作,继续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继续改善人民生活、增进人民福祉,完成时代赋予的光荣而艰巨的任务。
    “尊重人民首创精神,保障人民各项权益,不断在实现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上取得新成效。
    “要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在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上持续取得新进展,努力让人民过上更好生活。
    “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为人民服务是党的根本宗旨,以人为本、执政为民是检验党一切执政活动的最高标准。任何时候都要把人民利益放在第一位,始终与人民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始终依靠人民推动历史前进。”
    秉持这样的群众观,中国共产党把谋求人民群众的福祉作为新时期的最高要求。
    让我们撷取这10年来的一组画面,管窥一幅新时期的“民生清明上河图”——
    中国农业博物馆里,收藏着一尊青铜铸成的“告别田赋鼎”,这是2006年元旦,农业税条例废止,终结了在中国延续2600多年的“皇粮国税”后,河北省灵寿县农民王三妮自费铸造捐赠的。中央一言九鼎,百姓一鼎千言,道出了对党的惠民政策的拥护。连续9个“一号文件”,让农民年年吃“定心丸”。新型农村医疗合作制度让8.32亿人受实惠,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让农民群众老有所养,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让困难群体窘有所依,全国农民人均纯收入由2003年的2622元,增加到2011年的6977元……中国农民吃下一颗颗“幸福丸”。
    上世纪90年代初,一幅《我要读书》的图片成为希望工程的宣传画,照片中那一双渴望求知的大眼睛,激起多少人的爱心!如今,我国已全面实现城乡免费义务教育,在全国农村免除了义务教育阶段的学杂费,贫困家庭的孩子都能上学读书,进城务工农民子女上学问题正一一得到解决。这在2011年人均GDP排名全世界第89位的中国来说,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它充分说明了中国政府解决民生问题的决心和勇气!一家国际机构这样评价中国:“中国用22年的时间走过了西方近百年的普及义务教育之路。这对于占世界1/5人口的大国来说,是一项非常了不起的成就,是对世界全民教育的重大贡献!”
    加大对“零就业家庭”的援助,减少“零就业”人员数量,这是各级组织和政府都在尽力解决的难题。10年来,全国共实现城镇新增就业1亿多人,城镇登记失业率始终控制在4.3%以内。到2011年末,全国城乡就业人员76420万人,其中城镇就业人员35914万人,在此期间,我国还解决了国有企业3000多万下岗职工再就业问题,实现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向失业保险的并轨。一方面最大范围地安排好城镇人口就业,一方面最大限度地接纳农村转移劳动力就业,取消对农民工进城务工的各种限制,妥善安排新增大学生、城镇困难人员、退役军人等充分就业,中国政府擅“弹钢琴”的指尖,正流淌出动听的和谐曲。“让劳动者体面劳动、有尊严地生活”,成为每一位中国公民的基本精神追求,更成为国家和社会的责任。
    “得了阑尾炎,白种一年田;救护车一响,一头猪白养。”这句民谣曾形象而真实地反映了农民看不起病的状况。而如今,我国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日益健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与二三级医院联动、中西医并重、公立与非公立医疗机构并存的格局初步形成。据卫生部统计,到2011年底,全国医疗卫生机构总数达95.3万个,基本实现了村村有卫生室、乡乡有卫生院、县县有达标医院、社区有卫生服务站的目标,一个覆盖城乡居民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初步建立,中国特色基本医疗卫生制度框架初步建成,城乡居民健康指标进入快速改善时期。目前,我国人均预期寿命已达74.83岁,比2000年的71.40岁提高3.43岁,高于世界平均水平。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1200多年前的中国诗圣杜甫不会想到,他抒发的忧民情怀会成为执掌第一人口大国的共产党人的工作目标。10年来,我国住房保障工作进入快速发展时期,特别是十七大后,成为我国历史上政府对住房保障投入最多、建成规模最大、工作成效最明显的时期。2008年至2011年间,我国累计开工建设城镇保障性住房和棚户区改造住房超过2300万套,基本建成1200万套以上,新增发放租赁补贴超过450万户。2011年全国开工建设各类保障性安居工程1000万套的目标顺利实现,2012年全国计划开工建设保障性住房、各类棚户区改造住房700多万套,加上之前年度开工需继续建设的项目,在建规模将达到1700万套左右。从廉租房、经济适用房到限价商品房、公共租赁房、各类棚户区改造,保障房数量增加的同时,品种也不断丰富。世代老百姓“居者有其屋”的梦想,正渐渐变成一片片崛起的楼群。
    “文化来自千家万户,文化走进千家万户”,这是当今中国灿烂的文化图景。文化是民族的命脉,是社会的根基,是国家的底蕴,推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是中国共产党的使命。人民的文化创造力空前强劲,人民的文化权益得到充分尊重,这是10年来文化建设取得的丰硕果实。在国家财政的强力支持下,以农家书屋、广播电视村村通、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公共电子阅览室建设计划、农村数字电影放映等为代表的一系列文化惠民工程相继上马。目前,全国所有具备条件的行政村拥有农家书屋,许多农民兄弟能读到实用性的农技知识读物和最新的《人民日报》《党建》杂志等;83%的乡镇建有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服务点,不少农村专业户通过村里的电脑上网行销农产品、购买生产资料;100%的行政村开通了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乡亲们足不出户尽知天下大事;100%的乡镇建有综合文化站,农村电影放映工程全年放映电影近800万场次,观众超过18亿人次,一村一月看一场电影的心愿得到满足,彻底改变了过去十里八乡老百姓“天晴不怕路远、落雨不惧泥深”、全家老小扛长凳搬矮凳翻山越岭几十里看电影的状况。目前,全国2952个公共图书馆、3285个文化馆、34139个乡镇综合文化站、15个省级美术馆实现了无障碍、零门槛进入,公共空间设施场地全部免费开放,所提供的基本服务项目全部免费。一大批“三下乡演出团”、“送欢乐下基层小分队”、“流动舞台车”、“春雨工程志愿者”、“大篷车”、“乌兰牧骑”活跃在中国城乡,丰富了基层群众文化生活。
    从监测PM2.5、臭氧和一氧化碳三项常规指标、389个集中式饮用水源地,人民群众看到了中央治理环境污染的决心和实际行动;从发放家电下乡补贴、加强食品安全监管、物权法表决通过,人民群众看到了中央对民众切身利益的保护;从突发公共事件应急处置、加强安全生产管理、建设“平安中国”、破解“打官司难”“执行难”问题等,人民群众看到中央对百姓生命财产和保障公民权益的尊重;从实施兴边富民行动的规划、加强流动人口的服务与管理、强化“平等、参与、共享”理念助推残疾人事业驶入快车道,人民群众看到了中央倡导的社会公平与公正……
    10年弹指一挥,10年硕果累累。
    天蓝地绿、山青水秀,燕呢喃、鱼读月,桃源盛景不遥远。勤耕好读闻机杼,乐善好施听孝经。仓廪实,牛羊肥,边寨起歌声,沃野竞奔腾。“神舟”“嫦娥”腾起昌明隆盛之邦,“和谐”“蛟龙”通达诗礼簪缨之族,古风浩荡五千年。老有所养、病有所医,城乡处处闻软语;安居乐业、才尽其能,大地人人正勤奋。
    是谁挥此如椽之笔,绘就这壮丽的“民生清明上河图”?
    是中国共产党人率领自己的人民共同描绘。这是它对自己誓言的践行,对人民利益的代表。
    取得这些成绩,并非一帆风顺,而是在金融危机狂涛翻卷、世界局势波诡云谲的国际环境中,在大事难事不断、转型阵痛频发的国内背景下,共产党人做出艰辛努力的结果。中国共产党成功地引领“中国号”巨轮,绕开一处处暗礁险滩、漩涡急流,不断驶向新的航程。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的人民热爱生活,期盼有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优美的环境,期盼着孩子们能成长得更好、工作得更好、生活得更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
    “党领导人民已经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我们完全有理由因此而自豪,但我们自豪而不自满,决不会躺在过去的功劳簿上。”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按照党的十八大的宏伟规划,在全体中华儿女的共同努力下,一幅“美丽中国 永续发展”的壮景必将铺陈在中国大地上。 
    四、人民的力量
    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群众是真正的英雄。人民群众是我们力量的源泉。
    ——摘自习近平总书记2012年11月15日与中外记者见面时的讲话
    那本浸透着风霜雪雨、沾染着岁月烟尘,有些残黄的红色经典里,有这样一段话:“随着工业的发展,无产阶级不仅人数增加了,而且它结合成更大的集体,它的力量日益增长,它愈来愈感觉到自己的力量”,“无产者组织成为阶级,从而组织成为政党”,“这种组织总是一次又一次地重新产生,并且一次比一次更强大、更坚固、更有力。”
    这种力量来自哪里?
    来自人民。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中国人民依靠自己的勤劳、勇敢、智慧,开创了民族和睦共处的美好家园,培育了历久弥新的优秀文化。”
    这就是力量的源泉。
    党的十八大上,人们看到了这一个个力量的身影——
   “金牌工人”窦铁成,中国中铁一局集团电务公司供电安装分公司电力工、高级技师,先后主持安装大型铁路变配电所53个,解决施工技术难题超过50项,为企业创造和节约资金超过1400万元;
    “雷锋传人”郭明义,辽宁鞍钢齐大山铁矿生产技术室采场公路管理员,坚持每天提前两个小时到岗,双休日、节假日从不休息,先后捐款20万元资助了300多名贫困孩子,无偿献血6万多毫升;
    “工人专家”巨晓林,中国中铁电气化局一公司农民工,参加工作23年,先后参加十几条国家重点电气化铁路工程的施工,写下230多万字的笔记,创新施工方法43项,创造经济效益600多万元;
    援藏技术干部陈刚毅,湖北交通规划设计院高级工程师,在西藏芒康角笼坝大桥施工期间,身患结肠癌,7次化疗,4次进藏,出色完成工程建设任务。20年来一直战斗在重点工程一线,打造了一批优质、精品工程;
    “马班信使”王顺友,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木里藏族自治县邮递员,20年来在高原跋涉了26万公里,每年投递报纸8000多份、杂志700多份、函件1500多份、包裹600多件,投递准确率达到100%;
    “群众贴心人”范振喜,河北省承德市滦平县周台子村党委书记,与白血病抗争20多年,把周台子村从一个“一穷二乱人心散”、背负8万元外债的贫困村变成一个年产值4亿多元、利税超亿元,人均收入超万元的新农村;
    “道德模范”林秀贞,河北省枣强县王常乡南臣赞村农民,30年来义务赡养6位无血缘关系的孤寡老人,在自家创办的企业安置20名农民工,资助14名贫困家庭子女上大学,热心公益事业;
    基层文化干部王文华,四川省富顺县富世镇文化站站长,从电影放映员到文化站站长,30年如一日坚守基层文化岗位,痴迷文化工作,坚持为农民服务,被农民群众称为“王电影”、“王文化”。
    ……
    他们只是10年来涌现出的众多先进人物的代表,是感动中国的基层党员。
    他们来自基层、来自一线,是人民群众中的普通一员,但又心系群众、帮助群众、团结和带领群众。人们把他们看作联系群众的桥梁和纽带,百姓把他们当作党的代表、党的形象。他们在水乳交融中增进与人民群众的感情,也从人民群众的拥戴中获得能量,是“离不开大地的安泰”。他们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推进文明建设的坚强力量,又以自己的道德力量唤起社会的力量。
    10年来,在经济建设主战场、抗灾抢险第一线,在治国理政的重要部门、服务人民的平凡岗位,在创造奇迹的科技战线、保家卫国的艰苦岗位,一大批党员干部兢兢业业、默默无闻地工作着、奉献着。他们不但创造了物质财富,也创造了中华民族的精神高度,提升了当今中国的社会温度。他们身上集中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继承和发扬了中国革命精神、建设精神和改革精神,创造了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完美结合的典范,缔造了中国精神的巍然大厦,谱写了人类精神的恢弘史诗。
    他们,是我们这个社会不断进步、国家不断发展、民族不断振兴的不竭动力。
    他们中的一些同志,为人民鞠躬尽瘁,奉献到生命的最后一刻,人民不会忘记他们——
    立党为公、执法为民的河南省登封市公安局原局长任长霞;在抗击非典斗争中以身殉职的医务工作者邓练贤、叶欣、梁世奎、陈洪光、李晓红;一心只为乡亲们改善生活条件,累死在岗位上的湖北恩施州宣恩县椿木营乡民政助理员周国知;一身正气、两袖清风,致力科技强军的第二炮兵原副参谋长杨业功;主动援疆、热爱教育事业,最后倒在讲台上的北京大学教授孟二冬;忠诚党的创新理论的模范教员、海军大连舰艇学院教授方永刚;长期奋战在基层、帮助农民致富的云南省龙陵县平达乡原党委委员、宣传委员郑垧靖;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的组工干部代表、河北省邯郸市丛台区委原常委、组织部长王彦生;身患肺癌晚期,仍坚持为群众办实事的四川省南江县委原常委、纪委书记王瑛;在汶川特大地震中用双臂护住学生自己壮烈牺牲的东方汽轮机厂中学特级教师谭千秋;热心做社区工作,被称为“小巷总理”的长春市二道区东站街道十委社区居委会原主任谭竹青;被老百姓称为“草鞋书记”的重庆市梁平县虎城镇原党委书记邓平寿;被誉为“中国航空发动机之父”的航空发动机专家吴大观;医术高超、医德高尚的北京军区总医院外一科原主任华益慰;清正廉洁,一心为民,退休后义务植树造林22年的云南原保山地委书记杨善洲……
    他们的名字,永远镌刻在人民共和国的丰碑上。
    如果把党的事业比作大树,人民则是坚实而肥沃的土壤。中国共产党诞生之时起就把生存之根、发展之根深深地扎在人民之中,与人民胎脐相连、血脉相通。在党的幼年和童年时期,面对如磐的风雨、如晦的岁月,人民把党紧紧抱在怀里,让我们知道了什么叫生死相依、患难与共,什么叫水乳交融、鱼水情深!
    那个时候,我们把人民唤作亲爷娘,把自己当作子弟兵、好儿郎;那个时候,我们穿着太行山区老大妈纳的布鞋,扛着林海雪原中猎户老常家的猎枪,喝着沙家浜阿庆嫂泡的茶,嚼着胶东母亲摘的苦菜花,吮着沂蒙红嫂疗伤的乳汁,奔赴前线;那个时候,在白色恐怖下、血雨腥风中,我们的红旗依然鲜艳、红星依然闪亮、红梅依然怒放,一位老艄公很可能就是我们的交通员,一位老大爷叫卖的“老刀”牌香烟里很可能就藏着我们的密电码,一位衣衫褴褛沿街乞讨的大娘很可能把自己的儿女们全部送上了杀敌战场!那个时候,为了保护革命的火种、为了掩护受伤的八路军战士、为了传递重要的情报,不知道有多少群众献出了生命!党把人民看得最重,人民把党看得比命还珍贵。鲜红的党旗和国旗浸染着共产党人的热血,也浸染了人民的热血!这一切,都是我们党革命的力量、奋斗的力量、胜利的力量。
    “靠人民,支援永不忘,他是重生亲父母,我是斗争好儿郎。革命强中强。”重读《赣南游击词》,仍然能感受到我们党对人民群众的那种依恋亲情和炽热情怀,感受到力量之所在,源泉之所在。
    苦难而辉煌的历史昭示:我们党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党的事业之树,什么时候根深蒂固,什么时候就郁郁葱葱;什么时候根基摇动,什么时候就凋零飘摇。能在腥风血雨中茁壮成长,就是因为我们党始终与人民根脉相连、心气贯通。 
    丰富而生动的实践昭示:我们党是新时期领导人民共同建成小康社会最坚强的核心、最坚定的力量;人民群众是我们党的事业最热忱、最踊跃的参与者、支持者、推动者。党越是心系人民,人民越是心向党。党惠及百姓的阳光越温暖,从人民中获得的力量越强劲。
    从14万群众十里长街送别心系百姓的女公安局长,到186个红手印挽留带领乡亲们致富的村支部书记;从数万群众自发相送日夜战斗在惊涛骇浪中守护他们家园的抗洪将士,到一位孤寡老人积积攒攒一年只图请书记来自家吃一顿年饭;从像夜海一样辽阔的烛光只为祈祷舍己救人的亲爱的老师一路走好,到十里八乡穷乡僻壤的百姓提着自家产的花生红枣小米面儿翻山越岭去探望累倒的乡干部;从几百万微博粉丝热捧一位用自己的热血温暖全社会的普通工人党员,到一条来自中国共产党最高领导人的短信亲切问候引起全国基层干部的激情回荡;从10年来每年一本《理论热点面对面》的热销热评,到《党建》杂志在建党90周年前夕举办“全国党建知识竞赛”收到301.3万份滚烫的纸质答卷……
    这让我们一次次感受到,什么叫力量,什么是力量的源泉!
    古今中外无数实例证明,强大的凝聚力来自人民,哪一个政党拥有了最广大的追随者和推动者,哪一个政党就能兴旺发达;旺盛的战斗力来自人民,哪一个政党能激发最广大的力量,哪一个政党就能攻无不克、战无不胜;顽强的生命力来自人民,哪一个政党根底坚固、源泉广开,哪一个政党的事业就能四季长青、永葆生机。
    镰刀代表人民,铁锤代表人民,力量的交织,光芒的交辉,使我们的党旗栉风沐雨不倒,傲霜斗雪弥新!
    五、人民的期待
    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
    ——摘自习近平总书记2012年11月15日与中外记者见面时的讲话
    党的十八大再一次提出的具体目标,引起全社会乃至全世界的关注: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
    13亿中国人民对我们党确立的小康社会目标充满期待——
    “建成小康社会”、“美丽中国”、“改善民生”,这是十八大上代表们议论最多、最有话想说的话题。十八大代表、浙江嘉兴市委书记李卫宁说,十八大报告提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深化改革发展的目标任务,令人鼓舞,令人振奋。宏伟目标的实现,要靠实实在在的行动,我们将备加努力。
    “建设小康社会是老百姓的期盼,也是我们干部直接联系和服务群众的最终目标——使我们广大群众能够脱贫致富,尽快实现小康。”十八大代表、四川眉山市委书记李静说。
    十八大代表、吉林省白山市委书记李伟用三个“美”来理解“美丽中国”这个词:生态文明的自然之美、科学发展的和谐之美、温暖感人的人文之美。
    十八大代表、上海市崇明县委书记彭沉雷代表说,“美丽中国”生态文明理念的诞生,是对中国传统“天人合一”观念的继承和吸收,也是对科学发展理念的深化和升华。美丽中国蕴含着浓浓的人文精神,蕴含着全新的发展理念。
    十八大代表、新疆伊犁哈萨克自治州伊宁县布力开村党支部书记买买提江·吾买尔说:“现在党的政策特别好,农民们希望惠民政策将来不要变。”
    十八大代表、北京市西城区委书记王宁说:“根据老百姓的新需求,按照社会建设的思想,建立‘全响应’的社会建设机制,做到‘有求必应’,建立‘访听解’工作机制,访民情听民意解民难。”
    十八大代表、辽宁锦州市公安局凌河分局石桥子派出所文昌社区民警孙建设说:“我要针对人民群众对我的期待,把警察工作成效更多更直接地体现到促进和谐、惠及百姓上。”
    ……
    13亿中国人民对我们的党充满期待。
    “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执政能力建设”、“保持党的先进性纯洁性”、“群众路线”、“反腐倡廉”……这是会内会外的热门词。
    “党坚强有力,党同人民保持血肉联系,国家就繁荣稳定,人民就幸福安康。形势的发展、事业的开拓、人民的期待,都要求我们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全面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胡锦涛在党的十八大上精辟地指出了人民对党的建设的期待。
    关键在党,党要管党、从严治党,这是贯穿十八大报告的光辉思想。
    只有保持党的先进性纯洁性,才能更好地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奔小康。这是人们的共识,也是新的期待。
    一个政党的先进性纯洁性,首先表现在理论上的先进、思想上的纯洁。10年来,从党的十六大提出加强执政能力建设,2005年1月提出加强先进性建设,到十六大、十七大完善党的建设总体布局;从十七大将科学发展观写进党的报告和修改后的党章,十七届四中全会提出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等新命题,到十八大上把科学发展观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一道确立为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我们党实现了思想上的与时俱进、理论上的不断创新。
    这些伟大的思想与理论,是我们党长期积累的结果。十八大代表、中央党校常务副校长李景田说,中国共产党是一个善于总结经验的党,是善于丰富发展正确认识的党,也是一个不断开拓进取的党。
    理论创新每推进一步,思想武装就跟进一步。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推进建设学习型党组织工作,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开展群众路线教育……通过一系列学习教育实践活动,把理论武装落实到全体党员干部的思想上、行动中。
    大规模轮训各级领导干部使党的思想建设深入到党的最广大成员,从而保持中国共产党思想上的先进性纯洁性。
    “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党中央注重加强党的基层组织、打牢党的执政基础,机关、农村、街道社区、中央企业、高校、人民军队和非公企业党的建设工作明显加强,农村实行“一定三有”、“四议两公开”,城市社区落实“三有一化”,非公经济组织开展“双强六好”活动,国有企业开展“四强四优”创建活动等一批来自基层、群众首创的新鲜经验得到提炼和普及。喜看今日基层党组织,一大批党支部发挥着战斗堡垒作用,一大批优秀共产党员发挥出先锋模范作用,人们有理由对这些领头人充满信任、充满期待。
    干部是决定因素,作风是关键问题。人民群众对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充满期待。我们党提出“大兴密切联系群众之风,大兴求真务实之风,大兴艰苦奋斗之风,大兴批评和自我批评之风”,以此为抓手加大对各级党政机关和领导干部作风方面突出问题的整顿力度,切实解决领导干部中存在的宗旨意识淡薄、脱离群众,不讲原则、不负责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严重,贪图安逸、奢侈浪费的问题。通过作风建设,广大党员干部把“人民满意不满意”、“群众答应不答应”作为行为准则,深入基层、关心群众的党员干部增多了,务实肯干、艰苦奋斗的党员干部增多了,敢于负责、勇于担当的领导干部增多了,作风建设的先进性纯洁性明显提高。面对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人民群众提出了更高的期待。
    中国共产党从来就是一个襟怀坦荡、敢于自我剖析、善于自我纠偏的政党。正像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所指出的,“一些干部领导科学发展能力不强,一些基层党组织软弱涣散,少数党员干部理想信念动摇、宗旨意识淡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突出,奢侈浪费现象严重;一些领域消极腐败现象易发多发,反腐败斗争形势依然严峻”。对这些需要在前进中解决的难题、发展中处理的问题,人民充满期待,党充满决心。
    10年来,薄熙来、陈良宇、刘志军、陈绍基、许宗衡、黄松有等一批高官相继落马,让人民群众看到了中央反腐败的坚强决心。我们党始终坚持从严治党方针,高度重视党风廉政建设,大力保持党员干部清正廉洁,严格执行廉洁自律各项规定,坚决查办腐败案件,加大从源头上防治腐败工作力度,加强警示教育。
   “反对腐败、建设廉洁政治,是党一贯坚持的鲜明政治立场,是人民关注的重大政治问题。”胡锦涛同志在十八大重申了党的原则立场,“这个问题解决不好,就会对党造成致命伤害,甚至亡党亡国”。
    这是一个毫无自己私利的无产阶级政党的高度自觉与自信。语重心长、如雷贯耳,像警钟响起,激起会内会外掌声阵阵。
    这掌声,是对党的信任,也是期待。
   “全党要增强紧迫感和责任感,牢牢把握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这条主线,坚持解放思想、改革创新,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全面加强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反腐倡廉建设、制度建设,增强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能力,建设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确保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
    胡锦涛同志这番话,既是对过去10年党的建设工作的经验总结,也是对新的中央领导集体的殷切重托,对全体党员的谆谆教诲。
    习近平总书记接过了这支接力棒。他说:“全党同志的重托,全国各族人民的期望,是对我们做好工作的巨大鼓舞,也是我们肩上的重大责任。
   “我们的责任,就是同全党同志一道,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切实解决自身存在的突出问题,切实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使我们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
   “责任重于泰山,事业任重道远。我们一定要始终与人民心心相印、与人民同甘共苦、与人民团结奋斗,夙夜在公,勤勉工作,努力向历史、向人民交出一份合格的答卷。”
    这是党的坚强决心,更是一个代表人民利益的无产阶级政治家集团、一个新的中央领导集体对人民期待的郑重回应,是对人民至上执政理念的庄严承诺,是中国共产党在新的历史阶段发出的新的宣言!
    喜看稻菽千重浪,遍地英雄下夕烟。一个东方大党,正引领一个古老民族的崭新方阵,尘土飞扬地奔向一个新的征程,给世界一个新的惊喜!
   我们的人民,喜好用歌声表达他们对党的深情、对党的期望、对党的祝福。一曲《江山》,满腹衷肠,朴素的词句,深沉的旋律,唱出了人民的心声和党的斗志——
    打天下 坐江山
    一心为了老百姓的苦乐酸甜
    谋幸福 送温暖
    日夜不忘老百姓康宁团圆
    老百姓是地 老百姓是天
    老百姓是共产党永远的挂念
    老百姓是山 老百姓是海
    老百姓是共产党生命的源泉
    ……
(本刊记者 冯静 刘文韬 张少义 王群星 陈方 黄武 范绍峰 王慧君 武淳 张纪参与采写)
 “无产阶级的运动是绝大多数人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独立的运动”,“共产党人始终代表整个运动的利益”。
    ——摘自《共产党宣言》
   这是一本粗糙、简朴的小册子 。
    这是一部红色经典,点燃过中国革命的火种,指引过中国革命的航船,吹响过一个新生政党的集结号。反动势力视之如洪水猛兽,到处疯狂搜查。为保存好这颗革命的火种,人民群众把它藏在竹筒里、瓦块中、墙脚下,冒着巨大危险,甚至付出生命的代价。但由于多种原因,人们一直没有发现它的下落。
    周总理说:“找不到它,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心病啊!”
    然而,就在周总理逝世前的1975年秋天,山东省东营市广饶县大王镇刘集村84岁的老党员刘世厚把它亲手交给了党组织。
    这就是中国共产党创立之初出版的《共产党宣言》中文首译本之一,由陈望道翻译,1920年8月出版。
    这本小册子是早期革命者从上海秘密带到刘集村的。靠着这部红色经典的指引,刘集村党支部于1925年秘密成立,成为中国最早的农村党支部之一。老党员刘世厚是它的第三位保存者,前两位都已牺牲,这本薄薄的小册子在他手里整整珍藏了43年。
    《共产党宣言》中文首译本得以挽救、保护的过程,本身就是一段人民群众培育党、爱护党的感人故事,见证了中国民众对一个政党的无畏选择、衷心拥护和殷殷希望。
    2012年11月8日,在盘点收成、筹谋未来的秋冬之际,在一个注定载入中国历史的日子,这个被中国人民所珍爱的政党,又一次唤拢它最优秀分子的代表,共商如何反哺人民、谋求群众利益的大计。
    胡锦涛同志在十八大报告中指出,“九十多年来,我们党紧紧依靠人民,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结合起来,独立自主走自己的路,历经千辛万苦,付出各种代价,取得革命建设改革伟大胜利,开创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前途命运”,“只有根植人民、造福人民,党才能始终立于不败之地。”
    当世界把探询、质疑、钦佩、艳羡的目光聚焦“中国道路”、“中国制度”、“中国经验”时,上述论断是最好的回答。
    在庄严的人民大会堂,在迅速发展中的当今中国,在世界乱象丛生、风云变幻的今天,无论是最高领导人还是基层党员,他们的心里都装着一个有分量的词——人民。
    中国共产党始终把“人民”写在自己的旗帜上,十八届中央委员会正接过这面旗帜继续前进。
    11月15日,新当选的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率新一届中央政治局常委同中外记者见面时说:“我们一定要始终与人民心心相印,与人民同甘共苦,与人民团结奋斗,夙夜在公,勤勉工作,努力向历史、向人民交一份合格的答卷。”
    坦荡的昭告,庄严的承诺,党视人民重若千钧。
    一、人民的分量
    必须增强宗旨意识,相信群众,依靠群众,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
    ——摘自胡锦涛同志2012年11月8日在党的十八大上的报告
    “要发挥人民主人翁精神,坚持依法治国这个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最广泛地动员和组织人民依法管理国家事务和社会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积极投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更好保障人民权益,更好保证人民当家作主。”胡锦涛同志在十八大报告中指出。
    在开幕式现场,我们读到这份报告的完整版,64页,2.8万多字,“人民”是强调最多的一个词,多达145处,而语意与“人民”关联的词,如群众、工人、农民、居民、知识分子、工人阶级、职工,以及涉及人民群众的词,如“民心”、“民主”、“民生”、“民智”等,则达到365处。
    365个关切,寓示人民在党心目中的分量。
    365个挂念,掂量出党对人民的拳拳之心。
    让我们把历史的频率回拨,倾听那难忘的声音——
    “我们这个队伍完全是为着解放人民的,是彻底地为人民的利益工作的”,“张思德同志是为人民利益而死的,他的死是比泰山还要重的。”1944年9月,一个伟大而嘹亮的湘音回荡在延安枣园的操场上空,也回响在每一个党员的心田。
    “我们党同广大群众的联系,对中国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是六十年的斗争历史形成的。党离不开人民,人民也离不开党,这不是任何力量所能够改变的。”1980年1月,一个深沉而坚定的川音昭告全党,警醒着它的每一个成员。
   “各级干部一定要牢记,联系群众,宣传群众,组织群众,团结群众为实现自己的利益而奋斗,这是我们党的根本力量和优势所在,也是我们各项工作的取胜之道。”1994年1月,一个铿锵有力的声音揭示出中国改革开放取得新成就的制胜法宝。
    一个从50多名成员发展到有着8200多万成员的大党,一个从几百个党派、“主义”中脱颖而出,如今已有90多年党龄的资深党,一个把积贫积弱、山河破碎的古老大国带向经济总量世界第二显赫地位的执政党,依靠的一个信念就是: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
    无论是作为为了救亡图存唤起工农千百万的新兴无产阶级政党,还是作为新的历史条件下凝聚民心致力中华民族崛起的马克思主义政党,中国共产党始终把人民群众放在政治生活中最重要的位置,这是最大的群众优势,也是最大的政治优势。
    回首90年,我们党苦难而辉煌的历史,既是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团结带领人民艰苦奋斗的历史,也是人民养育党、支持党、帮助党的历史。在井冈山革命斗争时期,为了不让红色苏维埃政权的一枚公章落入敌手,苏区人民甘愿付出生命的代价!沂蒙红嫂用自己的乳汁,救活的不只是一位战士,她浇灌的是一个党、哺育的是一个希望!为了掩护红军、八路军、新四军、游击队伤员,为了保护党的地下工作者,不知道多少群众以生命相许!
   车辚辚,马啸啸,泪水沾襟妻送夫,白发老娘送儿郎,只为了跟随咱共产党赶走日本侵略者!“最后一口粮,做的是军粮;最后一块布,做的是军装;最后一个儿啊,送到了部队上。”当年歌谣,一腹衷肠满腔热泪。“羊羔羔吃奶眼望着妈”,是人民把党养育大,岂能忘却哺育情!1948年11月淮海战役中,543万人民群众“倾家荡产、支援前线”,车轮滚滚,惊尘蔽天,陈毅元帅感慨万分地说:“淮海战役的胜利,是人民群众用小推车推出来的!”
    在那个时候,谁赢得人民,谁就得到天下;在那个时候,党和人民唇齿相依、血肉相连,同甘共苦、鱼水情深;在那个时候,人民心里有党,党离不开人民,党把人民看得最重最重!
    从毛泽东的“共产党是为民族、为人民谋利益的政党,它本身决无私利可图”,到邓小平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一切以人民利益作为每一个党员的最高准绳”;从江泽民的“实现、维护和发展人民群众的利益,始终是我们最大最重要的政治”,到胡锦涛的“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不同的时期相同的宗旨,不同的任务相同的目标,体现了一个政党的坚定与执着。
    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时期,“人民”在党的心中同样重如泰山。
    党的十六大以来,中央政治局组织了78次集体学习,其中63次直接涉及民生话题。一次次仔细倾听、认真讨论,一次次悉心谋划、全力实施,人们读到了最高领导人对民众的敬重、对民生的关切。
    捧读十八大报告,我们时时能感受到这种炽热的政治理念——
    “人民民主是我们党始终高扬的光辉旗帜”,“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坚持国家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必须更加自觉地把以人为本作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核心立场,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必须坚持人民主体地位。更好保障人民权益,更好保证人民当家作主;
    “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原则,建设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
    “任何时候都要把人民利益放在第一位,始终与人民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始终依靠人民推动历史前进。”
    ……
    参加十八大的2325名代表从农村、企业、学校、机关、科研院所、军营走来,行业分布广泛,基层代表明显增多,既有从海外归来报效祖国的“千人计划”领军人才,又有默默无闻扎根山乡的人民教师;既有革命和建设时期战功卓著的人民英雄,又有新时期立足广阔天地建功立业的大学生村官;既有科技尖兵、岗位能手,又有基层干部、道德模范……
    他们是人民的一分子,又是党的成员,从平凡的岗位,走上了政治舞台。他们感受到自己的分量,也感受到肩上的重量。     二、人民的公仆
    为人民服务是党的根本宗旨,以人为本、执政为民是检验党一切执政活动的最高标准。
    ——摘自胡锦涛同志2012年11月8日在党的十八大上的报告
    “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时刻把人民群众的冷暖安危挂在心间,是中国共产党人的一贯情怀。
    让我们跟随这一组组镜头,去追随胡锦涛同志这10年春节的步履——
    2003年,到北京市通信、供电和公安等部门,亲切看望并慰问坚守岗位的干部职工和公安干警;2004年,在河北省张北县油篓沟乡喜顺沟村看望农民群众,与村民吕占林一家人一起包饺子;2005年,在贵州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和当地少数民族群众一起打过年的糍粑;2006年,在延安看望老红军、老八路,与当地村民一起跳陕北秧歌;2007年,到甘肃定西市青岚山乡大坪村农家问年景、看水窖、察粮仓、拉家常、剪窗花;2008年,到广西桂林看望武警官兵,在南宁看望环卫工人、电网职工,与百色市右江区壮族群众一道织壮锦;2009年,瞻仰井冈山黄洋界旧址、看望老红军代表,与厦坪镇菖蒲古村村民吴建中全家一道磨豆腐、炒栗子;2010年,到福建省瞻仰古田会议会址,看望老红军和老地下党员代表,与老百姓一起包艾叶、搓糯米糖枣;2011年,到河北省保定市察看春运情况,观看武警官兵的节目,在易县石家统村老党员闫德书家吃年饭;2012年,到北京顺义区了解节日期间生鲜食品加工和物流服务情况,在怀柔田仙峪村看望老复员军人……
    问寒送暖,公仆情深,人们感受到党和国家最高领导人那一颗赤子之心、爱民之心。
    让我们把镜头掉转,推向10年前那难忘的一幕——
    2003年初,一场突如其来的非典型性肺炎从南往北在我国部分地区悄然蔓延,人们闻之则色变,避之犹不及,人人自危,到处隔离,不少城区空无一人、空无一车。2003年4月10日,非典重灾区的广东,人们看到了胡锦涛的身影!他从湛江到深圳,从东莞到广州,一路调研指导,心忧如焚。“广东部分地区发生非典型性肺炎疫情后,我们感到很揪心……”胡锦涛的一句“揪心”,让百姓无不动容。他一次次与人民的手握在一起,一次次向奋战在一线的医护工作者们深深地鞠躬。在这最艰难、最危急、最惶惑的时刻,来自最高层的深情关切与诚挚问候,让人们增添了团结互助、共克时艰的信心!
    让我们再看看这一组集纳的画面——
    2008年3月,全党深入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开始试点,半年后全面启动,胡锦涛、吴邦国、温家宝、贾庆林、李长春、习近平、李克强、贺国强、周永康分别深入陕西安塞、广西田东、四川江油、吉林乾安、广东增城、浙江嘉善、山东桓台、湖北赤壁、河北怀来等各自的联系点,指导工作、慰问群众。他们翻山越岭走村串户,他们深入街道社区田间地头,把党的关怀送到千家万户,把科学发展的种子埋在人民心底。正是在安塞,胡锦涛提出,要通过学习实践活动使“党员干部受教育、科学发展上水平、人民群众得实惠”。这三句话,成为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的遵循。
    这是人民群众难以忘怀的一组画面——
    2008年汶川特大地震一发生,四川等地灾区迅速引起全国关注、世界瞩目,也立即牵动党和国家领导人的心。胡锦涛连夜主持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会议,第一时间对抗震救灾各项工作作出紧急部署:“抓紧抢修受损的设施和设备,尽快恢复灾区的通路、通电、通信和供水……”地震发生两个小时后,温家宝登上专机赶赴四川,前往受灾最严重的地区现场指挥抗震救灾工作,马不停蹄地从一个灾区赶赴另一个灾区。在不长的时间里,几乎所有中央领导同志都亲临灾区一线看望、慰问人民群众,指导抗震救灾、恢复重建工作。
    地震发生后,中国最高当局决定,在汶川特大地震发生后第七天,即中国传统习俗中祭悼亲人亡灵的“头七”,举国哀悼遇难同胞。历史,将永远铭记那一刻——2008年5月19日14时28分,那一刻,全国的国旗为几万普通的生命而降,全国的汽笛向着同一个方向凄厉地呼唤;那一刻,共和国九位最高领导人为自己的人民悲痛地低下了头。
    中南海的灯光,彻夜通明,时时刻刻,分分秒秒,为遭受重创的人民而亮起,灯光下疾速切换的,是一幅幅中国西南部准确到乡、精确到村的卫星云图;中南海的热线电话,此起彼伏不曾停歇,询问、请求,指挥、报告,一头连着灾难中的同胞,一头牵扯着党中央的心。2008年5月26日深夜,刚刚从四川返回的胡锦涛又给正在四川前方的抗震救灾总指挥部副总指挥回良玉打电话,询问北川唐家山堰塞湖抢险进展情况,要求一定要坚持以人为本,把确保人民群众生命安全放在首位。
    2008年5月17日,四川汶川县漩口镇一片废墟上,还没有从失去亲人和损失房屋的巨大悲伤中缓过神来的群众,突然抬头看到一个熟悉而亲切的面容——胡锦涛看他们来了!胡锦涛踩着瓦砾和碎石,深一脚浅一脚地来到受灾现场,站在摇摇欲倾的危楼前,心情沉重,他关切地询问全镇有多少人伤亡,多少房屋倒塌,伤员是否都得到了救治,各个村的路通了没有?听说倒塌的房屋下面还有被埋群众,胡锦涛立即同有关负责同志一起研究救援工作。在此过程中,发生了一次比较明显的余震,胡锦涛关切地叮嘱部队官兵和公安特警们注意安全。
    凝重的表情,哽咽的问询,人民群众读到了什么叫鱼水情深、骨肉相连,什么叫患难与共、生死相依!
    两年之后的2010年4月14日,青海玉树发生强烈地震,人员财产损失严重。胡锦涛提前结束在巴西的访问,回到北京当天即赶赴灾区,一到海拔约4000米的玉树巴塘机场,马上赶往受灾最重的玉树县结古镇。胡锦涛步履沉重地查看一处处倒塌的房屋,详细了解灾害损失,弯腰走进一顶顶帐篷,握住受灾群众的手,关切地询问伤情、救灾物资领到没有、吃饭喝水有没有保障……一颗颗受伤的心灵得到抚慰,重新鼓起战胜灾害、重建家园、开始新生活的勇气。
    让我们再把镜头对准北非,地中海南岸的利比亚——
    2011年2月起,利比亚局势骤然紧张、硝烟四起,针对当局的武力打击箭在弦上。在利比亚滞留的3万多名中国同胞生命财产受到严重威胁。党中央、国务院领导同志要求有关部门“全力保障中国驻利人员生命财产安全”,并成立应急指挥部,做好从利比亚撤离中国公民的准备,随即调派民航包机、大客车以及在附近海域的中国轮船赶赴利比亚周边,分批组织包括港澳台同胞在内的中国公民全部安全撤离。中央政府一声号令,3万公民安全转移,只有强大的祖国才有此扛鼎之力,只有一个对自己人民高度负责任的政党政府才有如此气壮山河的举动!有外国媒体评论说,中国是撤离行动最早、速度最快、效率最高、规模最大的国家,显示了中国的实力,更显现了中国政府以人为本的理念,世界上能做到这一点的国家并不多见。
    2010年1月5日,一条问候短信出现在全国100万名基层党组织书记、大学生村官的手机上:“我代表党中央,向全国的基层党组织书记、大学生村官致以亲切的问候!”这是出席全国基层党建工作手机信息系统开通仪式的习近平发出的问候。浙江杭州小营街道茅廊巷社区书记顾云一字一句地反复念了好几遍这条短信,说:“在寒冷的冬天收到这条慰问短信,真的很温暖!”
    基层干部离群众最近,工作最辛苦,作用最重要,在中央领导同志心目中也最受敬重。
    2010年1月13日,安徽凤阳小岗村党委第一书记、安徽省财政厅下派干部沈浩的先进事迹报告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他连续6年驻村,甘守寂寞,克服困难,将一个“一夜跨过温饱线,二十年迈不进富裕门”的小岗村人均收入翻了两番,受到农民群众的喜爱,老百姓两次用红手印挽留他。当他不幸因公殉职,群众再一次用红手印请求将他永远留在村里。沈浩生前受到胡锦涛等中央领导同志亲切接见和鼓励。习近平在会见沈浩的妻子王晓勤、女儿沈王一及报告团成员时,深情地说:“我看到《沈浩日记》这本书的封面上有一句话很好,‘你把人民捧在心里,人民就把你举过头顶’,我们要学习沈浩同志先进事迹和崇高精神,要像沈浩同志那样注重党性锻炼和作风养成,把宗旨意识、党性原则、群众观念和优良作风转化为与人民群众保持血肉联系的实际行动。”深沉的话语,高度的评价,体现了中央领导同志对“人民”二字的珍重,对“把人民捧在心里”的人民公仆的尊重。
    张广秀是山东烟台福山区垆上村的一名普通大学生村官,她一心为民、尽心竭力,受到农民群众喜爱,不幸患上白血病后仍强忍病痛为村民奔忙。她的事迹和病情经《党建》杂志独家持续关注、宣传后,迅速引起社会广泛关注,数不清的爱心汇涌到张广秀身边。她的情况也牵动着习近平、刘云山、李源潮、华建敏等中央领导同志的心。2011年2月14日,习近平作出重要批示指出,大学生村官张广秀同志的事迹很朴实、很感人。她全身心为村民服务,身患重病不忘本职,用真诚赢得了大家的认可。要注意总结宣传张广秀同志这样的先进典型,进一步引导大学生村官扎根基层、奉献才干、锻炼成长。他还要求有关方面组织医疗专家对张广秀进行精心治疗。在中央领导同志的亲切关怀和各有关方面的大力帮助下,经过一年的救治,张广秀身体的各项指标全部恢复正常,2012年1月16日,春节前夕,她终于回家团圆了。习近平等中央领导同志的关怀,使全国20多万大学生村官受到鼓舞,他们以各种方式表达扎根农村、造福农民的心愿。
    人们对2008年初中国南方普遍遭受到的那场冰冻雨雪灾害记忆犹新:停电、断水、封路,艰难的时刻,黑色的记忆。1月31日,习近平来到贵州受灾最严重的铜仁地区考查。他驱车400多公里,历经6个多小时,辗转来到玉屏侗族自治县万山特区万山司冲脚社区、高楼坪乡大树林村,看望慰问受灾群众。每到一个受灾家庭,他都仔细询问和察看还有多少口粮、衣被够不够、左邻右舍有什么困难。一路心情沉重、步履匆匆,一路关切体察、叮咛嘱咐。在贵州,习近平指出,“冰雪无情人有情,要坚持以人为本,切实把群众利益放在第一位,妥善安排好受灾群众的生产生活”。
    2010年8月,上海市青浦区徐泾镇民主学校初三8班的农民工子女没有料想到,他们真的收到了习近平的回信。信中说:“看到你们健康快乐的学习生活和积极向上的精神状态,我同你们的父母一样,感到十分欣慰。”徐泾镇民主学校是一所农民工子弟学校,2007年5月31日,时任上海市委书记的习近平来到这里看望孩子们。2010年5月,孩子们给习近平写信说:“图书室里的书更多更丰富了,教室里的桌椅黑板也换成新的了,我们的学习环境更好了。”习近平亲切勉励孩子们:“少年有志,国家有望。希望你们勤奋学习、提高本领,热爱集体、团结互助,勇敢坚强、诚实守信,快乐生活、全面发展,努力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一颗赤诚心,满腔公仆情。人民共和国的领导者们把人民放在最高位置,“俯首甘为孺子牛”。中国共产党的领袖们夙兴夜寐奔波劳累,一切为了人民的福祉。
    中央领导同志率先垂范,是生动的宗旨意识教育、深刻的群众路线教育。各级党员干部纷纷转变作风,牢固树立群众观念,深入基层、服务群众,为老百姓做好事、办实事、解难事,察民情、听民声、帮民困、解民忧、惠民生、聚民心。
    在全党开展以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主要内容的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中,各级领导干部纷纷下基层、访群众,解决了许多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仅第三批活动中,全国各地共解决农民群众反映的问题130多万个,党员干部走访慰问困难农民群众865万多户,捐款24.6亿元,捐赠衣物3577万多件,让农民群众切身感受到了党和政府的温暖。在全党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中,各级党组织共解决民生问题140多万个。在全党开展创先争优活动中,各级党组织和党员与困难群众结成帮扶对子2097.8万个,为群众办实事4962.8万件,落实帮扶资金1283.6亿元。
    全国公安局长大接访活动、大走访爱民实践活动,使公安机关“从老百姓身边,走进老百姓心里”。“万名组织部长下基层”建立联系点12万多个。“领导干部下基层”、“进千村入万户”、“万名干部进社区”、“三学三送三促进”、“党政干部下基层、党员干部进万家”等主题活动不走过场,“菜单式点题”、“承诺式蹲点”、“全程式联挂”、“便民联系卡”等服务举措成效实在,一大批“驻村干部”、“第一书记”、“党员服务队”、“编外校长”出现在田间地头、社区街道、企业学校。
    2011年8月以来,全国新闻战线广泛开展“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一大批主流媒体记者编辑深入基层、贴近群众,一大批鲜活、生动的报道出现在报刊、广播、电视中,展示了中国社会的真实全貌,也提升了人间的情感温度。
    向一线靠近,拜群众为师,为基层服务,人民欢迎这样的公仆。
    三、人民的利益
    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摘自胡锦涛同志2012年11月8日在党的十八大上的报告
    亿万人瞩目的北京人民大会堂,“人民利益”再一次成为最集中的话题——
    “全党一定要牢记人民信任和重托,更加奋发有为、兢兢业业地工作,继续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继续改善人民生活、增进人民福祉,完成时代赋予的光荣而艰巨的任务。
    “尊重人民首创精神,保障人民各项权益,不断在实现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上取得新成效。
    “要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在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上持续取得新进展,努力让人民过上更好生活。
    “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为人民服务是党的根本宗旨,以人为本、执政为民是检验党一切执政活动的最高标准。任何时候都要把人民利益放在第一位,始终与人民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始终依靠人民推动历史前进。”
    秉持这样的群众观,中国共产党把谋求人民群众的福祉作为新时期的最高要求。
    让我们撷取这10年来的一组画面,管窥一幅新时期的“民生清明上河图”——
    中国农业博物馆里,收藏着一尊青铜铸成的“告别田赋鼎”,这是2006年元旦,农业税条例废止,终结了在中国延续2600多年的“皇粮国税”后,河北省灵寿县农民王三妮自费铸造捐赠的。中央一言九鼎,百姓一鼎千言,道出了对党的惠民政策的拥护。连续9个“一号文件”,让农民年年吃“定心丸”。新型农村医疗合作制度让8.32亿人受实惠,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让农民群众老有所养,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让困难群体窘有所依,全国农民人均纯收入由2003年的2622元,增加到2011年的6977元……中国农民吃下一颗颗“幸福丸”。
    上世纪90年代初,一幅《我要读书》的图片成为希望工程的宣传画,照片中那一双渴望求知的大眼睛,激起多少人的爱心!如今,我国已全面实现城乡免费义务教育,在全国农村免除了义务教育阶段的学杂费,贫困家庭的孩子都能上学读书,进城务工农民子女上学问题正一一得到解决。这在2011年人均GDP排名全世界第89位的中国来说,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它充分说明了中国政府解决民生问题的决心和勇气!一家国际机构这样评价中国:“中国用22年的时间走过了西方近百年的普及义务教育之路。这对于占世界1/5人口的大国来说,是一项非常了不起的成就,是对世界全民教育的重大贡献!”
    加大对“零就业家庭”的援助,减少“零就业”人员数量,这是各级组织和政府都在尽力解决的难题。10年来,全国共实现城镇新增就业1亿多人

信息录入:覃凯    责任编辑:汤剑丽